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发布时间:2016-09-19 点击次数:
华夏文明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细说起来,无论是本土的诸子百家,还是外来的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亚文化乃至欧洲文化等,都对中国历史有着虽然或隐或显,但都非常深刻的影响,然而,如果说哪种文化能在几千年里主导着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思想和生活,那无疑是儒家。关公像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种,儒家文化吸纳、整理和完善了先民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知,并将其理论化和体系化,塑造了两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且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成为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则。
文献佐证
惟神天挺英豪而号万人之敌,理涵麟史。以兴一国之图,酬德报功,烈侯嘉谥。逮于大宋,敕令灵魂,复统阴符之兵,剿灭蚩尤之怪,妖气既绝,旱虐随消,天降甘霖,池盈盐水,生民获利,国课充输。公快私忻,惟神是赖。尤冀佑皇图之永固,更希眷灵祚之悠长。
关羽儒家文化优秀践行者之一
一个中国人,哪怕他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或者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隐逸侠客,即使他们内心更加服膺道教和佛教的学说,但只要和外界接触交往,他们便自觉不自觉地会服从儒家所规定的信条。而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美名的人,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判定,他有绝大可能,是因为践行了儒家的行为规范。尤其是那些作为社会秩序维护者的文臣武将,“文正”“忠武”的谥号—产生于在儒家思想支配下的封谥制度—是他们生命的最高追求。
两千年来,儒家文化优秀的践行者有许多,而我省运城人关羽,无疑是其中最优秀的之一,甚至可以说,关羽,是儒家文化一个完美的象征。关公铜像
江湖和庙堂都很青睐关羽
官方和民间的价值取向总是略有区别,统治者为何乐于接受关羽呢?三国时期,猛将如云,从个人武功到职位成就,不输于关羽的不下六七人,吕布、张飞、赵云、马超等人,在民间也有着莫大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关羽?在关羽身上,统治者看到了什么?
关羽的仁义礼智信流传千古
关羽仁厚,虽然“骄矜士大夫”但却“善待卒伍”,及到败亡之时,听任士卒解甲离去,跟随他的只有十余骑;关羽忠义,三国乱世,有才能的人都认同“良禽择木而栖”,东投西奔,并非是不道德的事,但关羽自从跟随刘备,从此再无二心。一生之中,既尽了君臣之义,也尽了兄弟之义;关羽守礼,跟随刘备之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而当时刘备的实力还很弱小;关羽智慧,是勇将,也是智将,水淹七军,阵斩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都起了迁都以避锋芒之念;关羽诚信,他曾为曹操所擒,但并不归顺,言之在前,说要在报答曹操后即去找刘备,后来果然在万马从中斩杀了袁绍大将颜良后离去。
仁、义、礼、智、信,所谓五常,是儒家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中国人伦理的最高法则,这一切都在关羽身上得到完整体现,怎么能不被主流社会所关注和褒奖呢?尤其是关羽的忠,更是所有统治者都喜欢和提倡、在一切道德之上的道德。所以,在民间还传说关羽的勇猛和义气之时,统治者早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关羽对他们最有价值的“忠诚”。铜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