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reports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孟子的大勇与关公之勇

发布时间:2016-09-21 点击次数:

  无论是满腹经伦的文人,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只要看到关公威武的雄姿,就可感到其有万夫不挡之勇。经过历代文人雅士的极力宣扬,特别是《三国演义》这一“天下第一才子书”的精心描绘,关公作为“武圣人”勇冠三军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关公的勇武神威在三国时期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得到了体现。关公像

  中国传统美德中自古就有“勇”的德目。孔子把“知、仁、勇”称为三大德,仁是核心,知即知仁,勇以行仁,三者形成知、情、意一体的德行。孟子把勇分为三种:血气之勇,即凭力气的勇;意气之勇,即凭意志的勇;“大勇”,即恪守道德信念的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勇就是“大勇”。关公铜像

关公像

  关公之勇就是这种包含坚定道德信念的最高层次的“大勇”。力、勇、智又是古代英雄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必备素质。崇尚力、勇、智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崇拜关公的勇武,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

  在这种崇拜中,充分寄托着正战胜邪、善战胜恶的道德理想。人民渴望关公这样充溢着力、勇、智的英雄,正反映着历史的要求,因为喘息在残酷封建统治下的民众,想起而反抗、斗争,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勇、智。

  同时,处于人民对立面的封建统治者,也需要武力来维持其对人民群众的统治。这样,民众与统治者,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和立场出发,都对关公的勇武予以崇尚,从而使社会对关公勇武的崇拜长盛不衰,使勇成为关公崇拜中富有魅力的价值观。铜关公

下一篇:关羽 儒家文化一个完美的象征 上一篇:武财神关帝的故事,你懂维护道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