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铜像美术
发布时间:2018-09-25 点击次数:
最早的关公形象见之绘画起于何时,无文献可考。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称其“美须髯”,而到明初罗贯中编著《三国演义》时,关羽的形象则被说成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加重枣,身长九尺五寸,髯长一尺八寸”。从西晋到《三国演义》成书的明嘉靖年间,阅历长达1200 余年,关羽的位置亦由一名东汉武将演化成受官民崇拜的神人、圣人,其艺术形象(包含绘画、雕塑及戏曲形象)亦阅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定形的过程。据《解梁关帝志·图画》载,方正学撰海宁关庙词,称关羽“虬髯虎眉面赤”;商辂撰成都关庙碑,称“帝修髯如戟”;李东阳拟古乐府则谓“帝髯如虬,眼如炬”;翁大立撰余姚关庙碑说:“帝凤目虬髯”。虬髯,即蜷曲的胡须,特指颊须。长着这样胡须的人一般好武勇,善骑射。以上四处对关羽面部形象的描绘皆说到胡须,这与《三国志》中的描绘是共同的,因而这便成了绘画艺术家刻画关羽形象必须掌握的一个特色。虎眉凤目与虬髯般配,就成了画师们创造关羽面部形象的基本要素。同书还有这样两条记载:“国都旧有帝像,言先朝从大内出者,其面色正赤,面有七痣,鼻凖二痣尤大,须髯则稀少而满腹,非五缕也。”“世传关夫子像甚多,今阅解庙石刻为五十三岁真容,与果亲王所绘大概相仿,宏伟壮雅。”看来,关羽面部有痣,其身段宏伟严肃,亦是画师们创造关羽形象时要掌握的重要特征。
从现有的资料看,域内第一座关庙,建于南朝陈光大年间(567—568),解州关帝庙和常平村关圣家庙次之。古刹建成之后,或敬奉关公的挂像,或祭祀关公的塑像,这当是最早的关公形象的美术著作。进入五代时期(卯7——960)各地盛行悬挂关公的画像,前蜀主王建令画师赵忠义画关将军像悬挂于后宫。这时,关公画像的美术著作现已比较遍及了。
清代今后,特别是进入现当代,跟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美术技巧的进步,以关公形象创造的绘画品种日渐繁复,数量大增,国画、年画、版画、工笔画、水墨画、连环画,以及由国外传人的油画等,均有一些好的著作,关公或立马横刀奔跑战场,或战袍盔甲主帅军中,或龙袍冕旒端坐庙堂,皆绘声绘色,传神传神。以《三国演义》为体裁的连环画册一套36本,数千幅画面,其间关公形象占到五分之三。解州关帝庙午门东西两壁绘于民国时期的关公故事连环画,布局谨慎,颜色美丽,形象传神,可谓现代岩画的珍品。近年来还印制了多种以关公绘画形象为内容的年历、挂历,多姿多态,画技高明,制造精巧,很受大众欢迎。
夏县魏巍铜工艺研究所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大型青铜关公、铜关公、关公铜像及各种青铜旅游商品的文化产业公司.青铜关公制造工艺先进,铜关公形象逼真,关公铜像价格优惠,一直以来都受到客户的喜爱,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13753917633
下一篇:试论宏扬关公函明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研讨关公文明的关公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