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Corner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品牌资讯 >

品牌资讯
关公铜像之关帝庙,关公庙

发布时间:2018-09-09 点击次数:

关公铜像之关帝庙,关公庙
一提起关公、关帝,我们都知道是关羽;但是,您可曾留意过:国际上究竟有多少关公庙、关帝庙? 
 
 要知道答案,还得从关羽崇拜、关公崇奉说起。 
 
      关公姓关名羽(160--219年)字云长,解州(今山西运城)常平村夫。在他近六十年的军事生计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结鼎峙三分大业,谱写了一曲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蜀将的关公,在其时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与关羽武功处于同档水平的将领还有不少,甚至还有超越他的。他也是常人,曾被俘过两次,败走麦城是败在东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将马忠手下。 
 
      关羽在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治通鉴》等史书中,是英豪,是烈士,但还不是圣人和神人。关公从“义勇倾三国”的蜀汉将军,到“万古祠堂遍神州”的神像,是我国前史上社会各界对关公不断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成果。宋、元时期,是关公被美化、圣化和神化的初步;明、清两代,则是将关公圣化、神化到极致的时期。关公的封号,生前曹操封他为汉寿亭侯,并不显赫。以下是关公逝世后受封的“简历”: 
 
 ☆公元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壮缪侯”; 
 
 ☆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追封为“忠惠公”; 
 
 ☆大观二年(1108年),复封“武安王”; 
 
 ☆宣和五年(1123年),再封为“义勇武安王”;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封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29年),敕建首都(今南京)关庙; 
 
 ☆明神宗万历十年(1528年),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后敕赐解州关帝庙“英烈 庙”号;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关公为“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关公曾祖父为“光昭公”,祖父为“裕昌公”,父亲为“成忠公”。 
 
 ☆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封关公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长达 26字。 
 
      据统计,前史上有16位皇帝23次为他御旨加封(上文仅仅撮举其要),爵位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甚至关圣大帝,可谓荣宠特殊,独步千古,所以就完结了他“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由人而神的改造进程。在这一前史进程中,上至高居庙堂的帝王将相,下至毕生劳动的庶民大众,从舞文弄墨的文人学子、挥枪弄剑的草莽烈士,到北里瓦肆中的平话演员、梨园演场中的戏子优伶,甚至远避尘世的僧尼道姑,简直都陆陆续续汇入了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潮流。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关公崇拜浪潮中,从关公身上发掘出来的和被追加到关公身上的美德与美誉,远远超越了前史上实在的关公,简直达到了无人可及而又无以复加的境地,关公也就成了我国前史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崇高偶像。所以,日子于三国年代的关公,在宋元明清之际,便渐渐地超凡脱俗、平步青云,由一个充满悲凉色彩的人间英豪,变成了万民礼拜的崇高偶像。在不计其数的前史人物中,名声越来越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大帝,进而上升为“神”的,恐仅有关羽一人。 
 
      应该说,在遍及关公崇奉的进程中,《三国演义》起到了巨大的推进效果。作者罗贯中不只吸收、采用了宋元年代美化、圣化和神化关公的很多故事,并且进行了斗胆而很多的艺术幻想和艺术虚拟,总算把关公刻画成了“忠”、“义”、“信”、“勇”集于一身的完人、圣人和神人。自此,关公“至忠”、“至义”、“至信”、“至勇”的形象,跟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在社会上更是众所周知,家喻户晓,遭到更为遍及的崇拜。清人毛宗岗点评道,在罗贯中笔下关公成了“古今第一将”。鲁迅也说,在《三国演义》中“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不时如见矣”。 
 
  “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我国前史晚期社会各界遍及祭拜孔子和关公的实在反映。据有关材料记载,在宋元明清社会中,对“武圣”关公崇拜的忠诚和遍及,超越了被人们盛赞为“千古一圣”的孔子。有人假定,如按每县设一座孔庙,清代全国的孔庙也不过三千余座;而每村建一座武庙的话,那么清代全国的关公古刹竟达三十余万座——关公庙数竟是孔子庙数的一百倍!无怪乎早在明代,王世贞就惊呼:“故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公祠庙遍全国”;而清人赵翼,则愈加惊叹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六合同永存”。 
 
  所以,要说我国什么庙最多,关羽庙名副其实,关羽的祠庙遍布神州大地,简直每一部府志、县志等地方志书都有“关帝庙”、“关公庙”的记载。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古刹,便多达116座。关羽是山西解州池南常平人,在解州至今还耸立着全国最大的关帝庙,每年举办关公文明节。右图荆州关帝庙,在江陵城南纪门内,相传为关羽督荆州时新居。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孙权将其首级献给曹操,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孙权以侯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这就是今天洛阳关林和当阳县玉泉山关公庙的由来。洛阳关林的庙会已有四百多年前史,前往关林朝圣的海内外游客每年都川流不息。 
 
  清代,跟着控制实力不断向边远地方推移,关公崇拜也迅速蔓延到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墨尔根(今嫩江)、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库伦(今乌兰巴托)、巴里坤、惠远城(今伊宁)、拉萨等边远地方诸地均先后建起了关公(帝)庙。拉萨帕玛日山上的关帝庙,建于乾隆年间,是中央政府在西藏有用行使主权的铁证,也是不同崇奉的各族公民在古城拉萨天伦之乐的前史见证。 
 
  我国前史步入近、现代之后,对关公的尊敬甚至崇拜,更是有增无减;特别港、澳、台同胞关于关公的祭祀、崇拜,仍然热潮如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明风景线。台湾岛面积不算太大,但全岛却有大大小小的关公庙至少有二百座(或说有四百多、或说有一千多座);全岛人口不足四千万人,却具有关公崇拜者八百多万人之多。左图为澳门关帝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在这里还举办“关帝诞”。 
 
  我国的关羽崇拜,对周边国家有着激烈的影响。先是,这种民间崇奉传到朝鲜、日本、流求国(今日本冲绳县)、越南、马来亚等东北亚、东南亚国家。侨居东南亚的华人之中,关于关公的崇拜和祭奉,十分遍及。后来跟着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闯荡国际,关公崇奉也随之遍布全球。 
 
  “关公庙貌遍全国,五洲无处不焚香”。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3万余座,仅日本和马来西亚就有关帝庙1000多座。1999年,马达加斯加印发了很多关公画像的邮票。2000年,印度还在兴建大型关公公园。这种自上而下和海内外广泛的关公崇拜,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极为丰富的文明内在,它表达了人们对英豪人物的巴望,流露出公民大众向往忠义的爱情。 
 
  “其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神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关公当年赤面骑赤马、摇动青龙偃月刀厮杀疆场的雄壮局面,挑灯夜读《春秋》的感人情形,忠心、忠诚、忠义报效蜀汉的浩然时令,都早已化为前史烟尘。但是,关公本身所具有的和被后世所叠加上的那些品德观念和品德精力,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品德文明中的一份丰盛的文明遗产。正如于右任先生为关公庙题的一副楹联中所说:“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力”。维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异品德传统,促进和增强海内外华人对民族文明的认同感,是关羽崇拜、关公崇奉在今世社会中所具有的新价值和新效果。 
下一篇:关公铜像---关羽的大意失荆州 上一篇:最能表现关公铜像“诚信忠义”精力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