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Brand Corner

您的位置:魏巍关公铜像 > 品牌资讯 >

品牌资讯
关圣帝君与清朝康熙皇帝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09-05 点击次数:

关圣帝君与清朝康熙皇帝的故事
 
   历史上康熙也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做过一些于国家和老百姓有利的事,也假造过几则“民间故事”。康熙敕封关公的传说就是他“御制”的故事之一。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字云长,居“五虎将”之首,是《三国演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关羽英勇善战,又十分重义气,他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后,曾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在古城与弟兄相会,忠心耿耿地为刘备打江山,为蜀汉政权的树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较为后人称道。康熙皇帝对关羽这位忠义勇将更是推崇备至。
 
   听说康熙皇帝在位时经常出巡或私访,调查当地官员的政绩,了解老百姓的生活情况。有一次,康熙微服私访行走在路上,总听到身后有马蹄声,回头看却没有人也没有马。康熙感到古怪,便壮起胆子问道: “身后何人?”话音刚落,就听身后有人答道: “二弟云长。”康熙一愣: “二弟云长?” “云长”不就是三国名将关羽吗?关羽对他自称“二弟”,难道他康熙是刘备转世?康熙又接着问: “三弟现在何处?”身后人又答道: “三弟知县辽阳。”康熙暗想: “看来自己真是刘备转世了!二弟关羽生前与我同甘苦共患难、出生入死,身后仍不忘兄弟情义,暗中保护我,我定要敕封二弟为圣!三弟张飞已然同生在世,岂能让他远在辽阳做小小的县官,回朝后必定要调三弟进京赋予重担,掌管朝中大事……”
 
   康熙回京后,早朝时把这件事讲给文武大臣听。常言道“君王无戏言”,文武大臣们天然毫不怀疑,一齐伏地高呼“万岁万万岁”。善于讨好的大臣们纷纷进言,说: “万岁爷原是贤德明主昭烈帝转世,又有关二爷的英灵护佑,国势必定大兴!我主宜将关二爷之忠义昭示全国,建古刹供万民慕名祭拜……”康熙听了十分高兴,众臣之言正合他的心意!所以,他当即敕封关羽为“关圣帝君”、 “伏魔大帝”,下了一道圣旨晓谕全国,举国普建关帝庙,塑“关圣帝君”金身,并改武像为文像,万世享祭。又派钦差前往辽阳宣调“三弟”辽阳知县,进京伴驾,同享荣华富贵。没想到,这辽阳知县是个贪官,钦差宣读圣旨调他迸京,他当场就吓破了胆,认为东窗事发,于当天夜里悬梁自尽了!
 
   遍祭“关圣帝君”的圣旨一下,各州府县开端大兴土木,一座座“关帝庙”相继建筑起来。 “关圣帝君”的香火之盛,一时超过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诸神及西天诸佛祖。康熙皇帝又钦定关羽单刀赴会的五月十三日为关帝庙的“庙会日”。自此,每年五月十三日,各地祭祀关羽的庙会都办得十分盛大,成为举国祭祀的重要节日。
 
   其实, “崇关”完全是康熙皇帝耍的一个政治手法,期望以此来稳固满族人的控制,安稳汉人,实现满、汉亲和。康熙皇帝看中了关羽的“忠义”在汉民族中的深远影响,才假造自己是“刘备”转世。在封建社会里,这一行动对实现满汉联合,安稳社会的确起到了必定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关圣帝君显圣,正义忠贞 林登云金榜入翰林 上一篇:从关羽到“关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