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Brand Corner

您的位置:魏巍关公铜像 > 品牌资讯 >

品牌资讯
宋代关公塑像,现藏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8-08-22 点击次数:

宋代关公塑像,现藏于湖北省荆州博物馆
 
  这尊宋代关公塑像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关公像,于2005年3月在荆州市沙市区城隍庙遗址考古发掘时出土,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前史。
  关公塑像为泥制红陶塑像,造型细巧,高约8厘米,尽管缺乏巴掌大,但制造却非常精巧。关公塑像头呈长圆形,蚕眉、凤眼、高鼻,长髯飘飘,身着交领宽大的长袍,长袍胸前有仙鹤缠枝的纹饰,这是典型的宋代服饰特征。关公盘腿呈坐姿,惋惜的是,出土时塑像腿部现已残损。泥制红陶关公塑像为后人研讨关羽提供了宝贵的什物材料,是文献记载的重要弥补,非常宝贵。
 
 
宋金时期年画《义勇武安王位图》,藏于俄罗斯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义勇武安王是北宋皇帝宋徽宗于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关羽的封号。关羽处于画面中心,安坐于椅上,双手置于腿上,目光炯炯,美须飘然,神态慈祥。画面布局丰满,人物描绘细腻生动。画幅周边饰以回纹,上方也有一通栏横披,文字为楷书“义勇武安王位”。后二人,一位擎旗,一位持刀,右立一将,左站一兵,前面有一禀告军情的探马。画面好像很安静,却在安静中描写出大战之前关公胜券稳操,胸中有数的风姿。
  这幅精巧的《义勇武安王位图》,揣度制造时代,约在公元1123年——1128年,即北宋徽宗宣和五年、金太宗天会元年之后的五年之内。也被称为我国现存的前期雕版年画,是我国现存年画的源头之一,1909年俄国探险家柯基洛夫在我国甘肃额济纳旗黑乡镇、西夏黑水城遗址一古塔中发现。
 
 
宋元时期和田玉关公坐像
 
  这尊关公坐像高102cm,宽44cm,厚35cm。关公头戴发官,留长须,巨眉大耳,腰系玉带,身着龙纹长袍,左手扶膝,右手捋髯,脚蹬虎头靴。安坐于绣墩之上,器宇轩昂,威武神勇。肩与膝上的护甲,云纹雕琢精密,工艺精深。全体造型份额匀称,人物形象描写的绘声绘色,凸现出关公的威严庄严,令人叹为观止。2009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鉴定为宋元时期的宝贵文物。其玉质精巧,工艺之精,体积之大为近年来国内所稀有。
 
 
泥塑彩绘关羽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关羽立姿像,明代泥塑彩绘。高168cm,宽8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关羽像形体巨大,精神抖擞,是关羽像中刻画较为成功者。
 
 
明代金漆木雕关公像。高41公分
 
  这尊关公像面相庄重,浓眉竖立,表情威严,衣褶悠扬流通,身体份额均衡,雕琢工艺登峰造极,战袍的盔甲质感与关公的威严呼之欲出。
 
 
明代铜关公,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三峡博物馆
 
 
明代铜鎏金关公坐像
 
  此尊关公像高50cm,头戴双绦软巾,丹凤细目眉角上挑,五缕美髯垂落胸前,其面容丰满,仪态威武庄重。关公身穿朝服,宽袍大袖,袍服上雕琢牡丹祥云纹,朝服下摆錾刻寿山福海纹饰。衣纹富丽,工艺繁复,关公双手于胸前持笏板,足蹬云头朝靴。精神抖擞,神态庄严。垂足安坐于四方须弥台座,台座底沿錾刻宝相斑纹,两边雕琢宝相花、莲座等纹饰。
  此尊关公像不着盔甲,而呈文像,其身穿朝服,手持笏板正襟危坐,于静寂中透出威严,非常可贵、稀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内,有塑于清乾隆五十三(1788年)年的关公坐像。身穿朝服,手持笏板正襟危坐,与此件形制极为类似。
 
 
明代铜铸关公站像(国家一级文物),现存武当博物馆
 
 
明代铜铸关公站像(国家三级文物),现存武当博物馆
 
 
明代关公铜像,河南新乡市博物馆——平原博物院镇馆之宝 
 
  这尊明代关公铜像头戴包巾,身着盔甲,脚蹬战靴,右手握拳置于平放的右腿上,左手打开置于左腿,眉弓与鼻梁高突,双目微合,须髯飘于胸前,非常细腻精巧。
 
 
雄精雕关公像,现藏于扬州博物馆
 
  雄精雕关公像是清代文物,这尊关公像以雄精雕成,刻工精巧。雄精是雄黄矿中的结晶体,产值很少,非常名贵,多出自贵州。雄精雕琢在清代及民国初年非常盛行。关羽神色慈祥,屈膝半坐,身边依偎着赤兔马。
 
 
明珐华釉关公像,现收藏于深圳望野博物馆
 
  此圣像为明代文物。高37.8厘米,宽25厘米。关公拈须坐于石台之上。陶胎,手、脸素烧无釉,从残留痕迹能够承认当年脸部从前红彩涂绘,胡须有黑彩勾描,后背无釉。头戴软脚襆头,身披战甲,外罩长袍。盔甲和腰腹抱肚间龙纹施黄釉;罩袍施孔雀蓝釉;所坐山石、靴子和隔边用茄皮紫釉处理。全体颜色调配斗胆,沉稳而正经。是明代前期山西地区烧制珐华塑像的模范。
 
 
明代商喜的《关羽擒将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明代宫殿画家商喜工笔重彩画《关羽擒将图》绢本,设色,纵198cm,横236cm,此图人物巨大,气势雄壮。线条刚毅流通,顿挫有力。颜色红绿金粉,光彩夺目。画幅面积较一般的立轴画大,故事的内容与巨大丰满的人物造型和构图安排,气势强大宏伟而动人心弦。
  此图共绘六人,主角是关羽和庞德。关羽蓝巾、绿袍,全身披挂,丹脸凤眼,长髯漂动,凝思危坐,其神态威严,精神抖擞。画面人物间互有照应,庞德双目怒睁,四肢被绑,剧烈地挣扎着。他虽被俘,但给人的形象却是一员可贵的骁将。而关羽则不怒不张、泰然若定,两眼紧紧盯着庞德。面对宁死不屈的庞德,关羽流露出既愤恨又怜惜的神态。画家以烘托、烘托等方法,经过对周仓呵责、关平拔剑、禆将夯桩和拽发等情形的描绘,衬托出庞德抵挡的剧烈。而他抵挡愈剧烈,愈衬托出关羽儒雅威猛的名将风仪。
 
 
明万历四十三年铸造的关帝像,现藏于陕西兴平市博物馆
 
  造像高227厘米,宽134厘米,肩宽80厘米,头高48厘米,头宽33厘米,座长133厘米,座宽80厘米。青铜质,坐姿,双手持物于胸前(物佚)。造像脸庞方阔,浓眉高挑凸起,凤眼高鼻,唇线棱角清楚。头戴帝冠,冠上饰有泡钉云纹,且有一条宽带由冠前绕冠侧下垂至肩肘,大耳垂肩,五绺长髯下垂至胸前,冠带系于颌下。身披右衽交领两层衣,两重垂带,肩有披帛,宽袖下垂。衣缘、披帛、腰带均饰有西番莲,衣袖、双膝饰左右对称的五爪龙图画,纹饰精密,在肩部和衣饰边际尚有描金残留。造像制造规整,做工精巧。
  座背錾刻铭文,尚可辨识。铭文有“直隶饶阳县知县王之纪万历四十三年春季造”等字样。
 
 
清乾隆时期铜胎掐丝搪瓷关公坐像
 
  此尊关公头戴宝冠,脸庞方阔,浓眉交蹙,凤目微合。身穿甲胄,足蹬云靴。右手捋美髯,左手抚胯部,安坐在方台之上。造像以精巧的铜胎掐丝搪瓷工艺打造,具有乾隆时期藏传宫殿造像的明显特征。
 
 
清乾隆年间铜铸关公像
 
  此尊关公造像为坐像,单体铸造,高41.5厘米,头戴硬里幞头,身着盔甲,脚穿战靴,左手按股,右手叉腰,战袍在双腿间天然下垂,褶皱呈U形,全体姿势雄健有力。面部方正丰满,双眉竖立,双眼圆睁,眼角上挑,标志性的长须在胸前漂动,面部表情庄严威严,使人敬畏。
  台座正面铸有“清乾隆十八年四月好日子铸”款,两边铸有铭文。左侧铭文“洛川县曲西西村合村仝造”,右侧铭文“会首王经榜杨万积白瑭党文华”及“邵阳县庄子村金火匠杨继彩侄伯礼”,铸文明确指出了铜像的铸造时刻、供奉地点、建议人员、铸造铁匠等。
 
 
明代初年甘肃古浪水陆画,现存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博物馆
 
  此画像成画于明代初年,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及清雍正年(1728年)曾先后重装并保存至今。纵160公分,横80公分,绢本设色,画中关公一副儒将风仪。髭须娟秀,美髯潇洒;勾眼丹凤,双眉秀美;面貌宛转,盎然逸趣;线条流通,设色大方;生动天然,活灵活现。表现出了关羽“威风能奋武,儒雅更知文”的儒将特征。
 
 
清彩绘木雕关公像,藏于闽台缘博物馆
 
  此关公像高40厘米,宽22.5厘米,头戴包巾,身穿盔甲,左手持长髯,坐于交椅上,双脚在双兽足的踏板上,下有椭圆形座。青铜关公
 
 
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里的关公像
 
  山西运城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武圣关公的客籍,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正,是目前层次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被誉为“关庙之祖”和“武庙之冠”。
下一篇: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讽刺错了对象 上一篇:关圣氏族与关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