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Corner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品牌资讯 >

品牌资讯
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关公信仰

发布时间:2017-09-11 点击次数:

  关公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三教并尊”,圣、神、人合一,且身后庙祀遍布九州的人中之圣,神上之神,正所谓“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释称佛,儒称圣,道称天尊。”在民间信仰中,朝廷尊关公为关圣帝君,祈求护国保民,国泰民安。军人警察奉关公为军神战神,祈求旗开得胜,维护正义。习武者奉关公为武圣,祈求武勇刚毅,浩气长存。读书人及公务员奉关公为文衡帝君,祈求聪明睿智,步步高升。商人尊关公为守护神及武财神,祈求财源滚滚,财运亨通。民间尊关公为万能之神,祈求镇宅驱邪,出入平安,幸福美满。

  关公,名羽,字云长,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出生在山西运城。关羽一生以“忠孝节义诚信”著称于世,留下了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夜读春秋、过关斩将、义释曹操、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玉泉山显圣等妇孺皆知千古传颂的故事,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楷模。

  三国以来,有16个帝王为关羽御旨加封,尊为“关圣大帝”、“关圣帝君”,儒家尊为“武圣人”“文衡帝君”,佛教尊为“伽蓝菩萨”、“盖天古佛”,道教则奉为护国佑民的“伏魔大帝”、“翊汉天尊”,民间称为“恩主公”、“武财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文拜孔子,武拜关公”的传统文化格局。

  关公作为中华民族忠义诚信精神的化身,受到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明百姓的顶礼膜拜,以至于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如此慨叹:“盖至于今日,虽男妇老少,有识无识,无不拜公像,畏公之灵,而知公之为正直,俨然如在宇宙之间也”。

  在民间,关公扮演了扬善惩恶、驱邪辟魔、主持正义的保护神的角色,成为各行各业、妇孺老幼尊奉的万能之神。民间年画中的天地诸神、三界诸神或三教诸神画像中,关帝的像常常置于正中,图像比玉帝还要大,或者与玉帝同样大小,说明关公在民间的信仰神殿中,占有至尊无上的地位。

  关羽少年孝奉双亲、青年仗义助人、壮年尽忠尽义、叱咤风云的英雄史迹和人格操守是后世人将关羽敬奉为神灵圣哲的根本原因。

关公铜像

  关羽一生追随刘备,忠心耿耿,不避艰险,留下了许多符合忠义节勇,重诺守信等传统文化道德范畴的历史片段,为后世的忠臣良将所效仿、所崇敬,树立了良好的人格典范和道德标杆,被后人称为“义”的化身,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人们崇拜关公,并不是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战绩彪炳。而是他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人生追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爱国情怀,“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的凛然正气,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始终如一坚守道德实践的处世态度。

  关公精神对于后世忠臣义士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在关公信仰出现之后一千多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是屡遭磨难,但在关公“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的这种择善固执、大义凛然的精神引导下,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忠肝义胆、精忠报国,视民族大义、国家尊严重于泰山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戚继光等,他们受到人们的历代敬仰,激励着代代国人自强不息、报效祖国。

  人们崇拜关公,本质就是崇拜关公高尚的道德人格。关公对国以忠、待人以诚、恩怨分明、信义卓著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被后人推举为集“忠孝节义诚信”于一身的道德楷模。

  凝聚在关公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侠等传统美德,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关公庙貌遍天下,九州无处不焚香”。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关帝圣殿,就是一方风土人情民俗的展示;一尊关帝圣像,就是万千民众的道德偶像和人格鼓舞;一句关帝保佑,就是人民祈福平安追求和平安乐的心理暗示和精神寄托。

  关公身上所体现忠义节勇诚信等行为实践被认定为具有道德意义的高尚操守,体现了一种社会价值标准,这也正符合儒家一贯倡导并追求的理想人格。这就使得关公成为历代各阶层人士信服和敬慕的榜样力量所在。关公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当时以及后世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由此也证明了传统道德观念仍然是全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

  夏县魏巍铜工艺研究所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大型青铜关公铜关公关公铜像及各种青铜旅游商品的文化产业公司.青铜关公制造工艺先进,铜关公形象逼真,关公铜像价格优惠,一直以来都受到客户的喜爱,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13753917633!

下一篇:关公文化是一种汉族民间信仰 上一篇:关公:儒、释、道文化共同铸造的中国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