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reports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关公坐像与封帝时刻

发布时间:2018-08-15 点击次数:

关公坐像与封帝时刻

 关公,民间多称“关老爷”,是千百年来我国众所周知的前史人物。但是许多老百姓对其前史知之甚少,尤其是关于关公封帝的时刻,在前史上和学术界亦众说纷纭。对此,本文略述考证,以求教于社会各界。

  关公,名羽,字云长,“公”为封号,也可理解为敬称。河东解县(今山西盐湖区常平村。一说今临猗县 
西南)人。三国蜀汉大将。东汉末亡命涿郡(今河北涿州),从刘备起兵。建安五年(200),刘备为曹操所败,他被俘后,极受优礼,封汉寿亭侯;后仍归刘备。建安十九年(214),镇守荆州。二十四年(219),围攻曹操部将曹仁于樊城,又大破于禁所领七军,因后备空无,不久孙权袭取荆州,他兵败被杀。这就是刘备失荆州的史实。关公的业绩被封建统治者烘托,并加以神化,各阶层都极力爱崇和祭祀他。民间群众崇拜他的忠实、义气、神勇,把他当作所追求的精力偶像,企盼他的神灵护国佑民;释教把他作为护法神“伽蓝”供奉;道教尊他为“翊汉天尊”;儒家把关公当作《春秋》大义的践行者,把他“圣”化;皇家封侯、封王、封帝,在不断升温的敕封中,关公成为维系皇权、神权、道德纲常的全能神灵;武士把他爱崇为战神、武神、保护神;商界把他捧为“财神”;社会组织用桃园三结义的“江湖义气”维系组织、强化纪律的精力法则,如此等等。关公成了包罗万象、无所不能的“神灵”。

  关公生前只封过“汉寿亭侯”。身后,蜀汉后主刘禅于景耀三年(260)追谥他为“壮缪侯”。

  关公由侯进公、再进王,始于宋代。宋崇宁元年(1102)封他为“忠惠公”,是封公之始。三年(1104)又封“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8)封“昭烈武安王”,是关公封王之始。今后宣和五年改封“义勇武安王”,南宋建炎二年(1128)加封“壮缪”,淳熙十四年(1187)加封“英济”;元天历元年(1328)加封“显灵”,直到元至正十三年(1353)颁发“关庙诏”,关公王的封号达88字:“齐天护国大将军检校尚书守管淮南节度使兼山东河北四门关镇招讨使兼提调遍全国诸宫刹六合分巡案管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驾前都统军无倭侯壮穆义勇武安英济王崇宁护国真君”,把简直一切的官衔都加到了他头上,关公封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

  关公封帝始于明代万历年间,这已是公认的现实。但具体在万历哪一年,主要有四种说法:

  其一,万历十年说。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撤掉前朝所加封号,康复“汉寿亭侯”。但洪武二十七年(1394)却又建关羽庙于鸡鸣山之阴,康复明曾经的祭拜。建文三年(1401)朱棣夺得皇位,在南京建关庙。正德四年(1509),明武宗朱厚照命令,全国关庙一概改称“忠武庙”。清光绪版《山西通志》记载,万历十年(1582),神宗朱翊钧封关公“协天大帝”。这是关公最早封帝。

  其二,万历十八年说。《解州志》记载,万历十八年(1590)关公封为“协天护国忠义帝”。

  其三,万历二十二年说。持这种观念的学者以为,尽管万历十年、十八年两次封帝,但仍未超出道教神祗体系,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道士张通源的恳求,朱翊钧进关公爵位为“帝”,才是关公爵位正式由“王”晋“帝”之始。关庙的称谓亦由“忠武”改为“英烈”。(见《关公文明旅行志》,山西旅行景区志丛书编委会编,山西人民出书社出书,2006年8月第1版)。

  其四,万历四十二年说。万历四十二年(1614)敕封关公“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自是沿用有关帝之称”。一起,封关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关平为“竭忠王”,关兴为“显忠王”,并以宋名臣陆秀夫、张世杰配祀关公。(见清顾张思《土风录》十八“关帝生日”、李调元《童山文集》七“重修安县武庙碑记”。安县,在四川。还有《咳余丛谈》《老圃丛谈》两书。)

  上述万历封关公为帝的四种说法,只要第四种注明出自“别史”的记载,其他三种说法都未标明出处。笔者遍查正史《明史》,也未找到关于关公封帝的任何记载。《明史·礼志》也无祭祀“关圣帝君”的礼制,而《清史稿》中才出现。《明史》为什么不记,有待进一步讨论。有清一代,正史对关公封帝记载颇详。《清史稿·礼志三》“关圣帝君”条,记载了清代八个帝王敕封或加封关公为帝与追封关公三代公爵的状况。早在清初都盛京(今辽宁沈阳市)时,就在地载门外建关公庙,赐额“义高千古”。世祖(顺治)入关,复建关庙于地安门外,岁以五月十三日致祭,顺治九年(1652)敕封关公“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儿应特别注意的是,按照常理,顺治应在明万历四十二年封帝的基础上加封,而不是另行敕封。但不是这样,为什么?原因犹如朱元璋否定前朝封号相同,对明代封号不予认可,重新开始封帝,这是其一。其二,明万历时关公就根本没有封帝,顺治九年才是首次敕封。但有万历年间关帝像为证,这种说法好像欠好建立。终究什么原因,有待进一步讨论。

  雍正三年(1725)追封关公三代公爵,曾祖曰“光昭王”,祖曰“裕昌王”,父曰“成忠王”,供后殿,增春秋二祭。洛阳、解州后嗣并授“五经博士”,世袭承祀。

  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封“灵佑”;嘉庆十八年(1813)加封“仁勇”;道光中加封“威显”;咸丰二年(1852)加封“护国”,三年(1853)加封“保民”,后又加封“精诚绥靖”;同治九年(1870)加封“翊赞”;光绪五年(1879),山西大旱三年,总算普降透雨,故加封关公“宣德”二字。至此,关公帝君封号达26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各省关帝庙亦一岁三祭,用太牢,摆设礼仪略如京师(明万历今后,山西各地的关帝庙最多时达30000多处,村村都有。现存1100余处)。

  总之,不论明清两代有无正史记载,但都缺乏关公封帝的什物依据。解州关帝庙保藏的万历时期有纪年的关帝像,正好弥补了这个缺环。

  解州关帝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武庙,建国初期就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组织(开始称“文物保养所”,直属省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改为“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下放当地办理至今)。老所长张洁严同志悉心保藏了一批元明清年代极为宝贵的关公像和关帝像。有的像目前只要解州关帝庙仅有,其他当地很难觅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山西省文物判定委员会派专家对这批关公像和关帝像进行了判定。2002年,受省文物局托付,山西省文物判定委员会再次对这批像进行了判定和登录、摄影。通过两次判定,共承认明万历有纪年的关帝像5尊,其分别是:万历十一年(1583)铜铸关帝坐像;万历三十一年(1603)铁铸关帝坐像;万历三十六年(1608)铜首铁身关帝坐像;万历三十八年(1610)木雕彩绘关帝坐像;万历四十年(1612)木雕关帝坐像。

  这5尊像都是帝君像,并都有切当的纪年。一起,都比万历四十二年(1614)早。万历十一年(1583)关帝铜坐像,其铭刻在座的两边,阴文,有“万历十一年三月七日……”等字样。这一尊像的发现和保藏,可以证明至迟万历十一年(1583)曾经关公就封帝了,不然不会出现帝装关公像。在封建社会,如没有皇帝敕封,私行铸造帝王像,是要犯杀头之罪的。因而,清光绪版《山西通志》关于万历十年(1582)关公封为“协天大帝”的说法是可信的,比“万历四十二年(1614)封帝说”早了30多年。
夏县魏巍铜工艺研讨所是一家专业规划制作大型青关公像、世博关公、青铜关公铜关公关公铜像及各种青铜旅行商品的文明产业公司.青铜关公制作工艺先进,铜关公形象传神,关公铜像价格优惠,一直以来都受到客户的喜欢,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13753917633 ,网址:http://www.ycwwtx.cn/wap/
下一篇:关公什么时候成了财神 上一篇: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受崇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