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5 点击次数: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网络转摘 添加时间:2013-10-19 人气:302 【字体:大 中 小】
锻,《辞源》上释为“锤击”,可以理解为使用外力的敲打或拓压的成型手段。壁饰,是基于建筑立面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烘托环境气氛,不局于材质的壁面装饰艺术品。锻铜壁饰是壁饰的一种,它采用铜质薄板材料,通过“锻”制手段成型,悬挂或固定于建筑立面的装饰性浮雕。
壁饰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这种壁面表现艺术最早是以洞穴岩画的形式出现,简洁粗旷的斧凿线条,勾勒出了先民们对宗教、生活、情爱的直白表达;进而随着对金属材料、矿物颜料的认识,制作工具的进化,出现了艺术表现水准极高的石木浮雕、石窟壁画,如:汉代画像砖、画像石、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壁画等等;壁面表现艺术形式逐步成型,并趋于多样化。纵观世界艺术发展的进程,古埃及壁画的神秘、宏伟;美索不达米亚壁画生动准确的造型、深浅凹凸具有写实技巧的浮雕表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丰富的表现手法、富于想象的创作构思,产生了不朽于世的浮雕、壁画艺术精品,创造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世界地域文化艺术氛围,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随着金属元素的发现、冶炼技术的发展,无疑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膨胀了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欲望,刺激了制作工艺手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铜—这种矿物质元素,是人们在制陶过程中发现的,通过冶炼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又使人们发现了铜本身固有的金属光泽美、优良的延展性、耐蚀性、弯曲性。铜制艺术品由此得以迅猛发展,青铜器的庄严厚重、饕餮饰纹的华丽雅致,无不反映出铜饰浮雕的艺术魅力。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金属板材成型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应用,铜制薄板出现,更加丰富了艺术创作者的表现手段,锻铜壁饰也正是伴随着铜板的出现,而在近几十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壁面浮雕装饰,广为各界所嘱目。
二、锻铜壁饰发展的前景
任何美的东西都有它的受众群,社会发展的进程、科技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无疑使受众群由量变而发生质的变化,从而改变着艺术市场的供求关系。
八十年代以前,建筑立面的表现形式基本上以绘制为主,材料大多为聚丙烯、油漆、沥粉贴金浮雕重彩、彩绘陶瓷等。发展到八十年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型材料的出现、金属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建筑立面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适应并满足了城市规划发展的形象建设需要。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改扩建、城镇配套工程的启动,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别墅区、生活小区、学校、医院等项目的增多,锻铜壁饰以其特有的坚固性、与环境的适配性、良好的延展性、制作工艺的简约性和艺术呈现的拙朴性在装饰艺术领域斩露头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一切经济运作更加遵循市场规律,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锻铜壁饰侵入市场寻求发展不可能不受着市场的制约,而市场的逐步规范同时也促进其创作艺术水平的提高。这种互动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变得尤为明显。锻铜壁饰已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之中,在建筑物立面的艺术表现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面向未来,21世纪将是我国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城市建设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住宅、城乡规划、中小城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福利设施、教育设施等城市综合形象建设将给本已活跃的锻铜壁饰艺术市场带来更大的生机和机遇。
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必须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来体现,它是一种文化积淀,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土壤,而空间构造立面的艺术表现品味关乎着受众群对其的感知。锻铜壁饰正是这种契入城市综合形象塑造的艺术载体,必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被社会更大程度的认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反思
锻铜壁饰在逐步为市场看好的同时,其发展不同程度地将受到来自本身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关系调理的不顺,必将影响本已趋于成熟的锻铜艺术市场。表现在:
1.艺术市场的法规建设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与市场行为的艺术创作并行发展,甚而后者呈现着更猛的发展势头。政府官员、投资方(业主方)意志过强,不同程度地干扰了艺术创作与制作实施,造成了创作者一味地满足市场、满足政府官员、投资方的好恶,而忽视了艺术品位和社会整体利益;再者其制作的随意性,破坏了建筑主体、城市规划、城市风格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人居环境空间;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与壁饰创作与制作的脱节,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使其价值不能在创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失去了从事艺术创作的激情。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失控,制度法规的不完善所致。它反映在招投标的不规范、竞争的无序、审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的不健全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