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5 点击次数:
民间供奉关公的习俗
民间供奉关公的习俗,可从以下八方面论及:
其一、称号之多为世罕见
关羽死后,民间对关羽成神的敬称有“关帝”、“关公”、“关圣大帝”、“武圣”, “关帝爷”、“关主公”、“关恩公”、“伏魔大帝”等,称号之多,为世罕见,难以尽列。
其二、民间视其为忠、义、仁、勇、礼、智、信的典范
关羽秉烛保嫂,是“礼”;千里寻兄,是尽“忠”;华容道放曹,是行“义”;单刀赴会,是守“信”。平日行事,处处显示出大智、大仁、大勇的节操,故为寻常百姓所推崇。后来人们做事、处人常以关羽为楷模。例如民间结拜异性兄弟,即依据“桃园三结义”的规则而行,祭牲、盟誓而成礼仪。人们还以关羽“说好话、读好书、做好人、行好事”的格言,激励自己,教化后人。
其三、商贾视其为武财神
商贾称关羽为武财神,一是因关羽武艺高强,可赖以护财宝,二是因相传关羽生前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事务,自设笔记法,发明日清薄。
其四、将士视为战斗神
关羽有万夫不敌之勇,过五关斩六将,武艺超群。明代边塞战争濒仍,故亦有军人多建其庙。每逢出战则焚香祷告,亦有带关羽像,以护身者。
其五、学子视其为吉运神
关羽暂避曹营,秉烛保护甘、糜二位皇嫂,夜读《春秋》心志弥坚,后来投奔刘备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真乃伟丈夫。于是后来学子效法关羽,秉烛苦读,深钻四书、五经,科考前长跪关羽像前祈祷科考中榜,仕途如意。若抽得上签,更视为吉运也。
其六、农夫视其为司雨神
道教说关羽前身原是一老龙。汉桓帝时河东大旱,农夫祈求老龙而降雨;又一说,关羽成神后为张天师属下神将,从圣命,统阴兵大败蚩尤,使解州盐池水满如故,盐民生计无虞。因此,亢旱之时多有在关帝祈祷降雨者。后来民间传说,5月13 关帝降临人间,巡察民生,那天降雨就是因关老爷淋水磨刀,利及田稼。
其七、民众、游人视关羽为保护神
明时,北方蒙族部落不断南侵。九边重镇榆林一带民众竭力布施,大修关庙,以求“武圣”关羽护佑。百姓家境殷实者设神龛,内供铜铸、木雕关羽像。穷家小民多在初一、十五上关庙焚香、叩拜,许口愿,抽灵签,以期护佑。游人出于对关羽大义、神勇的钦慕,多到关庙瞻仰、膜拜,祈求家安人和、行旅顺利。
其八、关庙特多对联反映民心所向
在我国我市的诸多庙宇中,关庙对联堪居首位。例如:
※志在春秋功在汉 心同日月义同天
※万古忠义昭日月 千秋大义壮山河
人们把关公奉为神明和财神,就是想诚信做人做事,想得到关公的庇佑,获得财富,吉祥和平安。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