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reports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关公铜像价格◆关公的八字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5-18 点击次数: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关公铜像坐落在运城市西南13公里的常平村南中条山上的关帝圣像景区内。该铜像共用铜料500余吨、钢材2000余吨、混凝土1.8万余吨,铜像总高61米,底座高19米。

  以“忠、义、仁、勇”而闻名于世的关羽由一个历史真实人物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并且得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接受和承认。忠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关公文化”也必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在这漫长的一千八百年的岁月里,关公的魂灵氤氲在九州大地的角角落落,关公文化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统治阶级倚仗他维护政权,巩固统治,普通百姓祈求他保佑平安,招财纳福。在中国,只有他,得到了尊卑上下贫富贵贱者一致的认同,共同的尊敬。他已经超越了一个自然人而成为华夏民族的神祗、中国人民的图腾。他的祠庙几乎遍布了所有的都市和乡村,九州无处不焚香。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关帝庙,甚至在遥远的非洲大陆,也有14座关帝庙。近两千年来,关公以其忠义仁勇闻名海内外,受到炎黄子孙的千秋奉祭,关公文化也日益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纽带。

  关羽不仅是一位武艺高强的战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坚持和实践一种伟大理想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意识,具有匡扶正义、统一国家、拯救苍生的政治理想和社会宏愿,具有无比忠诚的道义立场和特别高洁的个人操守。运城古称河东,是关羽的故乡,每年金秋,运城都会在解州关帝庙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关公文化节。

  赤面长髯、青龙偃月刀的威武,在全世界华人的心里,永远不朽!

  随着科学文化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再迷信。人们不再相信天宇里有着主宰人们命运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以及众多神灵。在电视机前收看天气预报的人们,没有人会想到雷公电母;在摆满现代化炊具的厨房,没有人还会记得灶君火神。

  现在,我们为什么还要敬奉关公?显然,这是需要新的解释的。

  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原因的结果。关公信仰至今方兴未艾,当然有其深刻的原因,但不会完全是迷信的原因。

  关公信仰社会道德重建的精神营养

  关公无疑是建立了不朽功业和辉煌成就的,但也不能说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战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没有建立其前朝韩信、卫青那样平定天下的功业,也没有取得本朝诸葛亮那样的开国之功。比起历史上的著名战将,人们更看重的是关公对社会正义的自觉追求,对公义和私利的正确选择,以及严于律己的道德品质和光明磊落的人格操守。

  关公的精神和品质,人们用这样八个字来概括:

关公铜像

  忠。忠于国家,忠于朝廷,忠于集体,忠于自己选择的扶汉抗曹事业,是关公一生的大节,是他的社会宏愿和政治理想。关羽的祖父和父亲皆治《春秋》之学,从小就受到忠义思想的熏陶。他熟读《春秋》,戎马倥偬也手不释卷,大略能够背诵。他对春秋大义的追求和实践,有着终其一生的精神自觉。关公一身武艺,在那个混乱时势,跟着谁也是高官厚禄、封妻荫子,但他选择了刘备为自己的同志和领袖,高举扶汉大旗,艰苦备尝、出生入死、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和生命。

  义。遵循社会正义和同志间的义气,是关公一生的道德追求。三国的争战,实际上是一场正义与野心、忠诚与阴谋的较量,而那时候的多数历史人物,叛附不定,追求的是实际利益和个人前程。关公选择了正义的事业(即儒家向往的政治社会秩序),不惜身殉;选择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生死不渝。他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终生兄弟般的骨肉情谊,是人世间人际关系的楷模,是义同生死的友情典范。挂印封金,绝然脱离曹营;不畏艰险,千里追寻刘备,是他大义人生最突出的表现。

  仁。仁德施政,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关公终生的政治追求。追随刘备,主要就是向往刘备这样一位宽仁厚德、仁爱苍生的领袖;反对曹操,主要是由于曹操的篡汉野心和动辄屠城的残忍暴虐。关公和刘备的队伍则从来没有妄杀无辜、滥杀降卒,不论怎样危急情况都不会放弃保护百姓。他“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关怀下层部属和普通士兵,善待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在董督荆州事期间,仁爱民众、保境安民,人民安居乐业。

  勇。关公的神勇,史册永载,民间传颂。刮骨疗毒,天下赞其坚毅;单刀赴会,天下赞其无畏;单骑护嫂千里寻兄,天下赞其威武。汉津救败军,江北阻李通,青泥拒乐进,驻守荆州独自面对曹魏、东吴两大军事集团,他是统帅,又是英勇的战士。河北名将颜良来犯白马,曹营无人能敌,“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无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北伐襄樊,关公年近六旬,而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斩庞德、俘于禁,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诚。诚实,诚意,真心实意,心无私藏,是关公的交友原则和处人方式,是关公的操守和品行。匡扶汉室,旗帜鲜明,赤诚一片;对兄弟战友,真诚相见,胸怀坦荡。即使兵不厌诈,但那是在战场,非战争环境时,哪怕是敌人,关公也心不藏奸。徐州失败,暂归曹营,决不隐瞒身在曹营心在汉原则。后来曹操派张辽试探去留之志,则开诚布公,表示了只要获得刘备消息,哪怕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千里追随的丹诚之心。

  信。关公一生,重然诺,守信用。受人之托,决不失信于人;应允过的事,决不食言。驻守下邳,刘备委以保护家小重任。曹操攻破徐州,关公战不能胜,又要保护刘备夫人的安全,只好暂归曹营,承受最大的精神牺牲。在曹营受到非常的礼遇和厚待,但决不违背和刘备同生共死的誓言,而又表示“立效报曹公乃去”。白马之役中,匹马斩颜良,对曹操有所报答,这才脱离曹营,体现了“大义要循,不留;小恩也要报,才走”的以信处事的原则。

  礼。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关公研习春秋,遵守礼仪,努力维护当时的君臣父子尊卑上下的人际关系准则,处人行事符合礼仪,礼貌周到。不合礼仪的事情不做,不守礼仪的利益不要。身在曹营,斩杀颜良报答了曹营厚遇后,得知了刘备的消息,便多次向曹操告辞,曹操为挽留关公,故意不见。关公挂印封金,留下书信,表达了追随刘备的决心,也表达对曹操的谢意,将曹操的馈赠全部留下并一一交代,理正而礼周,离开曹营。来得明白,去得清楚。

  智。关公智勇双全,文韬武略,在刘备集团是独当一面的将领。占领徐州,行下邳太守事;赤壁之战后,领襄阳太守;后又为董督荆州事,全权负责经营荆州的政治军事。他修筑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军械、保境安民、稳定社会、训练士卒,作好了荆州的严密防守和日后北伐的准备,表现了统帅之才的高度智慧。他熟悉地理,洞察天时,进攻襄樊时,面对势均力敌的援军,利用秋季霖雨河水暴涨之机,决开河口,水淹七军,俘于禁、斩庞德,收降敌众三万,取得辉煌胜利。

  简言之,就是忠诚、信义,仁爱、英勇。关羽所代表的忠义仁勇精神,是在几千年王权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儒家思想长期的熏陶濡染,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德偶像,自己确定的人格追求。这个道德偶像和人格追求还会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还会是民间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

下一篇:关公像地址在哪★关公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形象★ 上一篇:关公像寓意【动态】关公备受追捧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