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发布时间:2018-04-08 点击次数:
布达拉宫以西约500米的一座神殿,有两位八竿子打不着的神明,关公和格萨尔王,并肩端坐在祭台上。
▍祭台上,两位藏汉战神并肩端坐,难免令路人游客想起关公秦琼激战的戏台
将这两位神明混搭在一起的「关帝格萨拉康」神殿,隶属于一座标准的藏传佛教寺院,拉萨功德林。
不过,两位神明的混搭虽然看起来有些魔幻,但却与汉地常见的当代胡搞大不相同。
关二爷成为雪域高原的守护者,而且和格萨尔王并肩作战,在藏传佛教中有着古老且不乏曲折的传统。
▍「关帝格萨尔拉康」(「拉康」即藏语「?????」,意为神殿)
在藏地再就业的汉地神明
历史上,由于藏汉两地长期互动,不少汉地神灵如布袋和尚、二郎神甚至孔子等,都在雪域高原再就业成功:
▍皮肤略显黝黑的布袋和尚
▍在青海热贡地区极受尊崇的二郎神
▍藏地版寿星
▍被奉为天文神的「拉贡孜仲杰」,其原型被认为是就是孔子
只不过,他们到了藏区之后,或改头换面,或变了姓名,多少都增添了一些藏族特色。
藏传佛教的混搭,也并非从汉族神明开始。佛教初入西藏时,为了便于当地人民接受,就已经开始了改造本土神灵的进程。
如民间广泛信仰的诸多苯教神灵和地方信仰,就在佛教化的再塑造后,要么归入护法神行列,要么敕封为地方保护神。
▍藏传佛教经文中就记载,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的莲花生大师在入藏途中降服了众多苯教神灵,并且震慑诸神立下誓愿永远守护佛法
包括与关公并肩端坐的格萨尔王,最初也并非藏传佛教的神灵,而是出身雪域本土,在藏传佛教的发展过程中才参与进来。
这种广纳诸神的传统,后来也用到了二郎神、寿星之类的汉族神灵身上。他们的个人属性中,本就不乏与某些佛教思想契合之处,进入藏地后只要稍加改造,再构建出他们与佛教结缘的历史,自然也就成为了藏传佛教的神明。
不过,以善斗、忠义闻名的关二爷,看起来和佛教观念实在相距太远,他又是怎么登堂入室,跟雪域诸神平起平坐的?
自古与佛结缘的关二爷
事实上,关公不只在藏地与佛结缘,在汉地的一些佛寺,我们一样有可能看到关二爷的身影。
早在中古时代,关公作为在中国民间广受崇拜的「圣人」,就已经「遁入佛门」。
▍隋开皇十二年,据说汉地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大师在湖北当阳创建玉泉寺时,在入定中为关羽等人授了五戒,关羽自此成为汉地佛教的伽蓝护法神
夏县魏巍铜工艺研究所是一家专业设计制造大型青铜关公、铜关公、关公铜像及各种青铜旅游商品的文化产业公司.青铜关公制造工艺先进,铜关公形象逼真,关公铜像价格优惠,一直以来都受到客户的喜爱,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1375391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