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reports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关公精神正能量:“忠”字当头 推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6-08-15 点击次数:

  “武圣人”关羽名满天下、传颂千古,关林也是洛阳的重量级文化遗存、旅游胜地。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来此朝圣,不知有多少人受到关公文化的浸染。每年的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和关林春节民俗文化庙会,又不知在多少人心里荡起精神能量的涟漪。关公像

  瞻关公,赞关公,学关公,对打造关公文化研究、传播高地有着独特优势的洛阳,在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进行全面“施工”的阶段,汲取关公文化的精华,结合当下的发展任务、时代特征进行提炼和升华,将其化作推动洛阳前行的精神力量,有着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在光耀千古的“忠义仁勇”中,“忠”被排在了关公精神的首位。一段“拒绝高官厚禄美色诱惑,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追随义兄”的历史故事,让千余年来多少人感慨兴叹。

关公像

  忠于组织、忠于组织的事业,一个封建武将尚可做到,具有高度觉悟的共产党人还做不到吗?

  党员干部,既然是党的成员、是人民政府的干部,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政府,继而忠于党和政府的事业。对洛阳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关公的“忠”,着力点应当放在“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

  忠于事业,就是忠于洛阳的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大业,从思想到行动上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深化三项举措,突出七大重点,强化六个保障”的要求,不讲条件地坚决接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忠于职守,就是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名副其实副中心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名副其实副中心又是一项巨大、复杂的工程,绝非一人或一单位之力可为,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全市下好一盘棋。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部门、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立足自身岗位,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只有“众人划桨开大船”,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忠,不是自关公始,而是中华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的为人做事的重要准则,直到今天也没有失去其价值。对洛阳的党员干部来说,忠不忠,就要看在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中拿出了怎样的行动。关公像

下一篇:恒洁卫浴全国各地的代理商集体定制的“诚信”关公铜像制作完成 上一篇:关公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