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发布时间:2016-08-10 点击次数:
关羽是一员武将,但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位具有儒雅风范的名将。关公的智和文,表现在其平生的活动与人们对其崇拜行为中。水淹七军等征战事迹就是关公智勇双全形象的写照。关公在三国时期参加了无数次战役,表现关公既有勇武,又有智慧,又是在他的高明智慧指挥下的战役也有多次,体现了他个人在文化上的修养和作为。关公像
关公一生喜读《春秋》,最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关于“读好书,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四好”格言,更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关于“夫子”的称谓,也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关公文、智的赞颂和崇敬。“夫子”是旧时对学者的称呼,也是对一般文人的称谓。称关公为“夫子”,既体现了人们对关公文和智的肯定和赞扬,更反映了人们对关公的某种期盼,反映了人们力求塑造关公完美形象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向往。
清代文人毛宗岗在讨论《三国演义》时,曾把诸葛亮称为“智绝”。而关公却是一员武将,武勇是其本质的主要方面,没有像诸葛亮那样的智。但人们岂能容许自己心目中的神圣有缺陷?于是就有了关公的种种“文”的表现,这样,关公就不仅武勇“绝伦”,而且“智慧”超人。人们追求完美的本性最终把关公塑造成为能文能武和理想人格的形象。正因为以上原因,崇尚智慧,追求真理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崇拜他的价值取向。关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