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reports

您的位置:我的日常工作经验——魏巍关公铜像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关公铜像【精神文化】关公铜像,道义放两旁

发布时间:2016-05-13 点击次数:

  为什么黑白两道都习惯供奉关公铜像?因为关公铜像,义字放两边。关公的“义”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来追寻的。

  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是各为其主的忠义;当黄忠马失前蹄而不肯加害,是不乘人之危的侠义;华容道上释放曹操,是知恩必报的仁义……

  千百年来,关羽的“义薄云天”成为中华民族道德高地上的一座丰碑,从中可以提炼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正确的义利观”。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在需要的时候,还要重义让利,甚至舍利取义”。

  市委书记陈雪枫在开放招商工作中也谈到“正确的义利观”:坚持一切以长远利益、大局利益为重,做到敢“舍”善“得”,算大账不守小利,看长远不盯眼前,实现客商赚钱、洛阳发展的双赢。

  推而广之,“正确的义利观”应当贯穿洛阳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始终,体现在我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分解的每一项工作、确定的每一条措施中。

关公铜像

  “义”字存心,就要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奉献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多讲奉献、少谈条件,看重付出、看淡回报,靠实干立身、靠实干进步,成为助推洛阳发展的动力。

  “义”字存心,就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远、“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不玩虚的,不玩假的,不玩美了自己、苦了百姓、害了发展的,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功德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

  “义”字存心,就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觉悟、“人心齐,泰山移”的信念,注重团结,顾全大局,既能当主角,也能当配角,不搞阳奉阴违、有令不行,不搞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始终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义”字存心,就要有“勿骛声华忘政事”的自警、“还从宽大保廉隅”的自觉,严把清廉关口,严守清廉底线,不义之财不要,不义之人不交,不义之事不做,心中有党、有民、有责、有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做官。

  “义,志以天下为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并以此引领自己“把正确的事做正确”,这考验着洛阳广大党员干部的境界与担当。

下一篇:关公铜像【动态】分析关公的伟大人格魅力 上一篇:关公铜像【文化】关公诚信文化—诚信企业的摇篮